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13 点击次数:122
作者丨袁慈慧 编辑丨安般兰若(ID:anbanlr)
图片
在漫漫人生征途中,我们怀揣着对梦想的炽热渴望,奋力前行。那梦想,宛如夜空中的星辰,熠熠生辉。
然而,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,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,使我们的一生都在席不暇暖、疲于奔命的路上狂奔。
图片
等到老了才发现,每个人都只是这个人世间的匆匆过客,因缘际会而来,又因缘尽而散。
我们一直执着的东西,很多时候都只是幻想出来的必需品,而不是我们生命的必须品。
使我们痛不欲生的不是因为我得不到的东西,而是我们不肯放下的执念。
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颗清净的心,就应该明白:
“凡我所失,皆非我所有;凡我所求,皆受其所困。”
只有一念放下,才可万般自在。
图片
图片
凡我所失,皆非我所有“失去”无疑是一个沉重且充满负面色彩的词汇。每个人都害怕失去,因为它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焦虑,一种蔓延心底的彷徨。
当我们为已然逝去的美好黯然神伤时,不如告诉我自己:凡我所失,皆非我所有。
苏轼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。他本一心报国,渴望在朝堂上施展抱负,却因党争等原因屡遭贬谪。
在被贬黄州期间,他远离了政治中心,看似失去了实现理想的机会,但他并未强求,而是在困境中调整心态,寄情于山水,创作出了《赤壁赋》、《后赤壁赋》等千古名篇。
后来,他又多次被启用,虽然仕途依旧波折,但他的才华和名声始终伴随着他,那些属于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,最终还是回到了他身边。
图片
我们的人生,也无需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,让自己保持一颗淡然的心,不再患得患失,凡事顺其自然,向内而求,把内心的路越走越宽。
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外求,只会让自己迷失在欲望的沟壑里。
作家冯唐曾告诉我们:
“如果实在放不下的时候,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,你就会明白,你已经得到太多了,再要就是贪婪,时间太少,好玩的事儿太多了,从尊重生命的角度,不必纠缠。”
图片
图片
凡我所求,皆受其所困为生存而忙碌没有错,但是如果所求的欲望远远超过了自身实力或者自己所需,就会被其所困,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。
在普希金的童话《渔夫与金鱼》中,一个渔夫捕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,金鱼说,只要放了它,就满足他的任何要求。
渔夫放了金鱼,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太婆。
老太婆起初要了一个新木盆,得到满足后,她的欲望不断膨胀,又要了新房子、当贵妇人,金鱼都一一满足了她。
然而,老太婆仍不满足,想要当海上的女霸王。
图片
金鱼最终收回了所有的东西,老太婆又回到了最初贫困的生活,依旧守着那个破木盆。
在这个故事中,老太婆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,远远超出了合理的需求,最终被欲望所困,失去了原本因金鱼的回报而改善的生活,又回到了原点。
如果我们有一天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基本的生活满足,能够适可而止,感恩当下所拥有的一切,那么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升。
相反,如果还想要更多,那么就会像《渔夫与金鱼》中老太婆一样,最终被欲望所困,失去了原本平静安宁的幸福。
图片
图片
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美国作家梭罗在他的《瓦尔登湖》一书中告诉我们:
人应该在长大后,淡化对原始和野蛮生活的冲动,通过克制欲望来远离奢侈的生活方式,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,非但没有必要,而且对于追求自性,链接高我,发现自我,有很大的妨碍。
人需要的真的不多,三餐四季,一屋一床,以及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即可,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,无论失去什么,都不值得让自己忧心忡忡、痛苦迷茫。
图片
“凡我所失,皆非我所有,凡我所求,皆受其所困“的箴言告诫我们,大道至简,无欲则刚。
当我们的不再被外界的得失所困扰时,便也学会了”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“的从容。
在失意中,学做梅的风骨,零落成泥,碾作尘,依然香如故。
在得意时,学做莲的风雅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。
我们一生最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生活,也不是高官厚禄,更不是剪不断、理还乱的情感,而是需要练就一颗宁静致远、淡泊名利、情不役人的心。
图片
作者:袁慈慧,电商从业者,写作爱好者,愿用文字照亮自己前行的路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2月5日基金净值: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最新净值0.5467,涨0.48%
下一篇:没有了